返回上一级爱心关注 公益新闻
15个小时,3000公里,这群大山里的孩子,只为了看一眼梦里的首都和心中最完美的世界时间:2016-10-13
2016年5月底,“心系山区教育,呵护童年梦想——完美2016云南金平县支教行”结束,完美世界的志愿者对着金平县沙依坡小学和渡口小学的孩子们挥手说:“我们会再见面的!”
孩子们有的挥挥小手,有的抹掉眼泪,抱着志愿者不愿意松手。
不过是短短几天的相处,这群山里的淳朴孩子就已经和志愿者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觉得,再见,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见。“
等叔叔阿姨再来好不好,我们带你去北京,看天安门,也会带你们去叔叔阿姨上班的地方,有好多玩具呢!”
孩子们抿着嘴笑的很腼腆。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当中的许多父母已经外出打工,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们小小年纪已经懂得,大人的很多话都只是说说而已,比如妈妈过几天就会回来,爸爸再也不出去工作等等。
可是对于完美世界的人来说,他们一言九鼎。
2016年10月,完美世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再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简直是惊呆了,乐疯了。他们没有想到真的会再见,而且居然会是在首都北京。
10月10日,早上5点半。天还没亮,孩子们就早早起床集合了。
6点钟,这群来自小学的孩子们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出发,经过7个多小时长途山路的奔波,在下午2点多到达昆明机场。
他们乘坐17点左右的MU5719航班,于晚上20:50到达北京。
从金平起步到北京落地,期间历经15个小时,3000多公里,对于这群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新鲜的旅程,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
其实早在接到通知的前几天,这群孩子们就处于极度的兴奋当中,他们已经用画笔画下自己对北京的印象,要给完美世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看啦。
画上那些明亮浓艳的用色和孩子身上少数民族服装上面明艳的绣饰品交相呼应,那是一腔未经熏染的童真,对远方、对未来、对梦想的热爱和向往。
他们画下心中的北京,期待着真正的北京之旅可以填满他们的内心,饱和他们的渴望,丰盈他们的期待。
这26个孩子,都是来自云南省金平县的少数民族孩子,分别来自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和苗族。
云南省金平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县城距边境直线距离7.5公里。那是一个山连山的地方,云雾缭绕,景色绝美,生活保持原生态。完美世界的同仁们支教时间虽短,却与那儿的村民、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儿的人们天然质朴,孩子纯净简单,让你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本该如此自然而然。
颠颠簸簸的山路终于结束,奔上通往昆明机场的大道,此时已是下午1点多。孩子们争相趴到窗户上,好奇的看着窗外的一切。
这些孩子中,大多数孩子连昆明都没来过,窗外的车水马龙打开了孩子们对于世界认知的第一扇窗。当然,十几个小时后,世界会为他们打开另一扇大门,等待他们的认知。
昆明,长水机场,大厅的人来来往往。虽然要很长时间才能登机,但是孩子与成人的最大不同就是永远都能找到事做,比如在登机前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在机场大厅玩着与我们小时候玩的类似却不同的小游戏。
登机了,有的孩子透过机座间的缝隙朝玩伴挤眉弄眼,有的孩子则趴在机窗上看偌大的昆明机场,有的孩子则好奇的看着空姐来来往往。好不容易维持的安静在起飞后又引起一阵躁动。
这时候不靠近机窗的孩子开始流露明显的羡慕感,有孩子已经压倒在同伴身上以图看一眼窗外天上的风景。在老师和空姐的努力维持下,他们才尽量克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的好奇,本是天性。你给他一扇窗,他便能还你一番天地。而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在他生命中的这趟旅行,从飞机离地时才刚刚开始。
如果不是时间趋于傍晚,夜空不及白日的苍穹更有魅力,或许他们会一直坚持歪着头看着窗外。孩子缺少的从不是激情,而是机遇。
黑夜来袭,奔波了一路的孩子,有些开始进入梦乡。整个机舱瞬间沉静下来。
北京时间20:50,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举着“完美世界”牌子的同事们已经翘首许久。
下机时开始满血复活的孩子们,进入到接待专车后,开始莫名安静下来。窗外的五彩霓虹,无声地告诉着这些孩子们,这是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他们这次旅程的目的地。
再多的想象也不及真实来的震撼,虽然是夜色里的北京,却足以填充孩子们多天来的期待心情。
虽然知道孩子们的新鲜感才刚刚被调动起来,但是也只能尽力安抚他们快快休息,安睡。
更精彩的世界,在明日等他们醒来。(待续)
完美世界员工公益基金
2016年10月13日